粤港澳三地共铸 “同心跃”!十五运会奖牌揭秘:三花映牡丹,桥结连三地

  • 2025-06-15
  • 1

6 月 10 日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(十五运会)奖牌 “同心跃” 在广东奥体中心正式发布。这枚凝聚粤港澳三地文化基因与体育精神的奖牌,由周大福珠宝集团与广州美术学院联合设计团队耗时两个多月打造,以 “三花映牡丹”“同心结”“三江汇浪” 等意象,诠释了 “全民全运,全运惠民” 的理念,更以无文字设计的突破性尝试,成为全运会历史上 “最简洁的奖牌”。

一、设计理念:三地同心,跃向未来

奖牌命名 “同心跃”,灵感源自港珠澳大桥的 “同心结” 设计,寓意粤港澳三地携手共办盛会。设计团队负责人林鸿胜表示,奖牌需平衡三地特色元素,最终选择以 “水” 为核心意象 —— 珠江、香江、濠江的浪涛化作三组莫比乌斯环,环绕中心的全运会会徽,既象征大湾区融合互通,又以莫比乌斯环的无限循环呼应 “三三不尽” 的中国哲学。

奖牌外环的 66 道纹路,既代表全运会从 1959 年至今走过的 66爱游戏登录网页入口 年历程,也在光影变幻中映射运动员的荣耀瞬间。挂环的 “同心结” 设计,则将大桥的实体联结转化为精神共鸣,强化 “三地一心” 的文化认同。

二、核心元素:三花映牡丹,盛世绽芳华

竞体项目奖牌的会徽面以 “三花映牡丹” 为核心设计:广东木棉、香港洋紫荆、澳门莲花交叠旋转成同心礼花,下方国花牡丹托举而上,寓意大湾区在祖国怀抱中蓬勃发展。这一设计延续了十五运会会徽的视觉语言,更通过三组递进式立体结构,展现三地交融的动态感。

粤港澳三地共铸 “同心跃”!十五运会奖牌揭秘:三花映牡丹,桥结连三地

与往届不同,本届竞体奖牌首次摒弃会徽面的文字与年份标识,仅以图案传递信息。设计师透露,这一创新源于运动员的真实心声:“奖牌的意义无需文字承载,运动员心中自有记忆。”

三、细节巧思:从国宝到题词,文化符号的多维表达

奖牌背面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的吉祥物跃然其上,浮雕与压边工艺赋予其灵动立体感。环绕的浪涛融汇成数字 “15”,既呼应届次,又象征体育精神如潮水般代代传承。群体项目奖牌更特别刻有毛泽东 “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” 的题词,发布日恰逢题词面世 73 周年,凸显全民健身理念。

绶带以 “中国红” 为基调,织入 “三花映牡丹” 纹样,与奖牌形成视觉呼应;包装采用环保纸材与烫金工艺,既彰显尊贵又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。

四、团队解码:从挑战到突破,让奖牌成为‘会说话的记忆’

设计团队由周大福珠宝集团与广州美术学院联合组成,成员包括林鸿胜、黎伟杰等资深设计师。黎伟杰坦言,平衡三地元素是最大挑战:“我们需要找到共通点,而非简单罗列。” 港珠澳大桥的 “同心结” 与 “水” 的意象最终成为破题关键。

在工艺上,团队将珠宝制作的细腻手法融入奖牌 —— 牡丹花由手工起版呈现,会徽则通过技术实现立体层次,既保留传统韵味,又展现现代质感。林鸿胜表示:“希望 10 年、20 年后,人们看到奖牌仍能想起这是粤港澳首次合办全运会的历史时刻。”

五、社会共鸣:苏炳添点赞,见证荣耀时刻

发布仪式上,亚洲飞人苏炳添对 “三花映牡丹” 元素赞不绝口,称其 “既熟悉又震撼”。当被问及奖牌是否 “真金” 时,林鸿胜回应:“运动员拿起奖牌的那一刻,便是它最大的含金量。”

随着全运会脚步临近,“同心跃” 奖牌将承载着三地人民的期待,在 11 月的赛场上见证运动健儿的拼搏与荣耀。这枚融合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的奖牌,不仅是竞技成就的象征,更是粤港澳大湾区 “同心共融” 的生动注脚。

(来源:羊城晚报、广州日报、新华网等)